老程序员转型 AI · 学习与实战路线图

从“被替代焦虑”到“AI 应用开发者”

3 个阶段 · 24 周,做出作品、拿到机会、建立个人品牌

开始阅读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路线总览
3
阶段
24 周
整体周期
≥2
开源作品
1
对外展示产品

转型定位

不要和 AI 抢“写业务代码”的工作,而是升级为 AI 驯兽师 / 系统整合者 / AI 应用开发者。核心能力:提示工程、代码审阅、系统集成、以作品为导向的交付。

心态转型

  • 从“自己写代码” → “驱动 AI 写代码”
  • 强调 Prompt 工程 + 代码审核 + 集成交付

3 条可行路径

  • 副业:AI 工具 + 自媒体
  • 创业:AI + 现有技能(自动化 / 工具 / SaaS)
  • 就业:AI 应用工程 / Agent 与 RPA

阶段产出

  • 开源 Demo ≥ 1
  • 能跑的展示产品 ≥ 1
  • 个人品牌与方向明确

阶段一:AI 入门与工具熟悉(第 1–4 周)

目标:快速补齐 AI 编程基础,学会“让 AI 帮你写代码”。

第 1 周 · 打好 Python 基础

  • 熟悉库:requestspandasnumpymatplotlib
  • 练习:文件处理、小爬虫、小脚本
  • 用 ChatGPT 做结对编程

第 2–3 周 · 掌握 AI 接口调用

  • OpenAI API / HuggingFace Inference
  • 小项目:文本总结器、问答机器人、AI 自动写周报

第 4 周 · Prompt 工程

  • 系统提示、少样本提示、工具调用提示
  • 输出:10 个“编程助理 Prompt”最佳实践

阶段产出:一个可展示的 GitHub 项目(如“AI 自动生成日报”) + Prompt 工程笔记

阶段二:AI 应用开发与作品打磨(第 5–12 周)

目标:做出能展示的作品,结合你“老程序员”的特长。

第 5–6 周 · 学习 AI 应用框架

  • LangChain:对话式 Agent 与工具调用
  • Gradio / Streamlit:快速做 Web Demo
  • Function Calling:让模型调用你的函数

第 7–9 周 · 做一个小而美的应用

  • AI + 自动化工具(智能宏 / 游戏助手)
  • AI + Web 插件(翻译 + 总结)
  • AI + 办公场景(Excel → 报表 + 图表)

第 10–12 周 · 打磨与开源

  • 完善 README / 演示视频
  • 发布到 GitHub / 录制 B 站或抖音

阶段产出:可运行 Demo ≥ 1(他人可复现)+ 开源仓库

阶段三:转型与落地(第 13–24 周)

目标:确定路径 → 副业 / 就业 / 创业,并形成稳定输出。

第 13–16 周 · 作品升级

  • 完善输入、UI、数据存储
  • 部署到 HuggingFace Space 或自有服务器

第 17–20 周 · 打造个人品牌

  • 周更:学习笔记 / 里程碑 / 复盘
  • 形成“老程序员转型 AI”的人设标签

第 21–24 周 · 路径选择

  • 副业:脚本 / 插件 / 课程 变现
  • 就业:AI 应用工程 / Agent & RPA
  • 创业:垂直 SaaS(游戏工具 / 办公)

阶段产出:可展示的完整产品 ≥ 1 + 明确的职业/副业方向

路线总览

一页看懂 24 周路线图与关键产出。

时间 学习重点 产出
第 1–4 周 Python、API、Prompt 工程 AI 日报工具 + Prompt 笔记
第 5–12 周 LangChain、Gradio、应用开发 可运行 Demo + GitHub
第 13–16 周 升级作品,完善功能 Beta 版工具
第 17–20 周 个人品牌输出 博客 / 视频 / 公众号
第 21–24 周 明确职业/副业方向 产品 / 简历 / 创业雏形

实用建议

时间管理

  • 固定“学习 90 分钟 + 复盘 15 分钟”节奏
  • 每周至少一次对外输出(文章/视频/项目更新)

代码策略

  • 把 AI 当“结对程序员”,先写测试再补实现
  • 重点练习:函数调用、工具集成、错误恢复

求职/变现

  • 展示作品 > 背景履历
  • 岗位关键词:AI 应用、Agent、RPA、集成工程